為何醫生不建議給寶寶把尿?損傷脊柱、影響發育都有可能

2023-12-08 14:35:45  ·  18 瀏覽
嬰兒護理
為什麼醫生不建議給小孩把尿

通常,醫生不建議給寶寶把尿,原因比較多。首先,太小的寶寶還沒有形成完善的排尿功能,如果在此時把尿,也不能起到訓練的效果,過早把尿沒有意義。其次,如果長時間給寶寶把尿,會導致寶寶出現肛裂、肛脫、尿頻等症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家長頻繁給寶寶把尿不僅會影響骨骼發育,嚴重的話還會損傷骨髓。

小孩不能過早把尿

一般來說,家長會給比較小的孩子把尿,但是事實上,醫生卻不建議家長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把尿容易損傷脊柱、誘發尿路感染、影響心理健康、影響大腦發育、影響生殖器官發育等原因導致的。具體如下:

小孩子的脊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把尿時如果姿勢不正確,可能會導致脊柱受到損傷,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把尿時如果不注意衛生,可能會導致細菌侵入尿道,誘發尿路感染,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頭孢克肟顆粒、阿莫西林顆粒等藥物治療。

小孩子把尿可能會導致不適症狀,出現哭鬧、抗拒、抗拒排尿等,可能會影響心理健康,不利於身心的健康。

小孩子把尿如果姿勢不正確,可能會導致大腦缺血缺氧,影響大腦發育,出現智力低下、反應遲鈍等症狀。

小寶寶可也使用尿不溼

小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把尿可能會對生殖器官造成壓迫,不利於生殖器官的正常發育。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把尿容易對孩子形成依賴性,會增加孩子的不主動性。所以,建議家長採取合理的方式進行引導,不要隨意給小孩子把尿。如果小孩子把尿後出現了不適的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小孩一定不能過早的把尿,對於他的生長髮育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寶寶已經有一歲左右,他自己有這方面的意識,家長也可以適當的把尿,但是避免次數過於頻繁,以免寶寶形成把尿依賴,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

總之,月齡較小的寶寶肛門括約肌還未發育完善,過早的把尿可能會導致脫肛、肛裂、痔瘡等疾病,同時對嬰兒髖關節的發育也不是很好。此外,一般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可以嘗試不帶尿片,慢慢訓練寶寶自己如廁。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看上去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和身體健康並無危害,但是醫生卻不建議這樣做,比如給寶寶貼膏藥、喝中藥、剃光頭、吃打蟲藥、穿機能鞋等等。以下為大家進行了簡單介紹,可以瞭解一下。

清潔口腔游泳打蟲
用防溢乳墊跟老人睡穿機能鞋
學輪滑艾灸喝中藥
剃光頭把尿貼膏藥
總之,為了避免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和身體健康,家長最好避免做這些事。另外,需要注意的時,諸如此類的注意事項還有很多,如果在平時猶豫能不能做的話,可以及時尋求醫生或者育兒專家的幫助,以免寶寶的健康狀況受損。

孕事通智匯

母乳餵養期間也能吃山橙!這些好處新手媽媽一定得知道 15人圍觀 孕期保胎吃潤康和愛樂維補葉酸,看完二者區別便知哪個好 69人圍觀 武漢同濟醫院試管嬰兒流程參考,解讀從檢查到好孕8步驟 58人圍觀 2024龍年龍月第1個龍日剖腹產吉時,附4月10日龍時生子運勢 345人圍觀 分享最快最有效催經方法,按摩穴位當天見效! 75人圍觀 醫生不建議做宮腔鏡檢查的原因一覽,這些人不宜做快來看 40人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