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六個月嬰兒來講,不能長期使用鴨嘴杯,不僅會引起齲齒,還會影響口腔乃至面部的生長髮育,進而影響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家長需要根據寶寶的生長髮育需求及時更換寶寶使用的杯子型別。一般來說,0-6個月的寶寶適合使用奶瓶,6個月的寶寶使用鴨嘴杯最佳,6個月-1歲寶寶可以使用吸管杯,1歲半使用嘬飲杯,兩歲之後就能使用敞口杯。
提到給娃喝奶,總是離不開喝奶工具——奶瓶。而且似乎在很多人心中,寶寶喝奶就應該用奶瓶。其實這對寶寶來說並不是件好事,因為喝奶、喝水工具得跟著孩子的年齡變化來更換,這是一個進階的過程!
奶瓶是絕對不可以長期使用的,長期使用不僅會引起奶瓶齲齒,還可能影響嘴脣、牙齒和上下頜骨的發育,變成“齙牙”“地包天”,直接影響寶寶的顏值。而齲齒導致的牙齒咬合不正會引起舌頭突出,說話含混不清,影響語言的發展。
給寶寶過度使用奶嘴有危害,嬰兒睡眠時不斷吸吮奶嘴會造成齲齒,長期使用奶嘴,容易使牙齒畸形,影響寶寶口腔正常發育。所以一般6個月的嬰兒就要換成鴨嘴杯,鴨嘴杯跟奶瓶最相似,比奶嘴的形狀更扁,一次性喝出的液體更多。
不過,美國牙科學會表示鴨嘴杯和奶瓶一樣,都會讓寶寶前部的牙齒長時間接觸含糖量高的液體,增加孩子患齲齒的風險。而且跟奶瓶一樣,在寶寶吞嚥時,突出的鴨嘴會阻礙舌尖提起,形成不正常的吞嚥動作。
使用吸管杯的時候,舌尖會頂住下牙齒後面,然後把液體推到後面進行吞嚥。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液體接觸牙齒,直接讓寶寶喝進液體,所以吸管杯喝奶可以多用一些時間。建議先嚐試咬吸型的,因為寶寶在使用咬吸型的吸管喝水時,需要呼叫臉部肌肉、嘴部將水吸入口腔,然後用舌頭壓到咽喉,這樣可以促進口腔肌肉運動,有利於後面的語言發展。
關於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戒奶瓶、什麼時候應該學習使用杯子,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明確的科學建議。而具體哪個階段應該使用什麼喝奶/喝水工具,可以參考下面詳細的寶寶喝奶/喝水工具進階指南:
0-6月齡寶寶的唯一營養來源是奶,寶寶出生頭幾天儘量不要使用奶瓶,因為這可能會干擾媽媽乳汁的產量,影響母乳餵養。但是對於母乳不夠或沒辦法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在喝奶粉時可使用奶瓶。
寶寶滿6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戒奶瓶。鴨嘴杯的吸嘴形狀和奶嘴比較接近,寶寶更容易接受,可以作為戒奶瓶的第一種過渡工具。如果寶寶在6個月之前沒有使用過奶瓶餵養,那麼也是可以在這時跳過奶瓶餵養階段,直接使用鴨嘴杯喝奶也是可以的。
在挑選鴨嘴杯時可以先嚐試“一字口”的軟嘴鴨嘴杯,“一字口”的設計需要寶寶咬才能吸出奶液,可以控制出奶量,預防嗆咳,軟嘴是矽膠材料生產的,質感跟奶嘴差不多,很柔軟,喝奶時不會傷到寶寶的牙床,更適合小寶寶。待寶寶習慣軟嘴的鴨嘴杯後,可逐漸過渡到硬嘴的鴨嘴杯,硬嘴鴨嘴杯要選有閥門的,可以防外漏,更適合大一點的寶寶。
鴨嘴杯使用熟練之後,就可以引入吸管杯了。大部分寶寶在9個月-1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吸管杯了。用吸管杯的時候,寶寶需要用力吮吸,還需要費力氣去抓握杯子,這樣不但可以訓練寶寶喝水/奶的習慣,還可以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當寶寶2歲後,可以先用有一定傾斜角度的斜口杯,方便看清水位,防止寶寶在傾斜水杯時嗆到或者灑到外面。待寶寶熟練掌握斜口杯後就可以使用和大人一樣的敞口杯了。
挑選敞口杯時儘量選擇底部較重、矮胖型的,這類重心更低,放得更穩一些。另外可以優先考慮有把手的,方便孩子抓握,不要選擇玻璃材質的,易碎而且碎渣容易劃傷寶寶。
對於很多新手家長來講,都比較欠缺育兒方面的知識。如果家長沒有家長對寶寶的護理工作,就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以及身體健康。所以新手爸媽們需要提前學習怎麼更好的照顧寶寶。以下為大家整理了育兒相關知識,可以簡單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