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將女性子宮邊緣與最大羊水暗區的垂直深度叫做羊水深度,根據羊水深度標準值對照表來看,女性隨著孕周的增加,羊水深度是有規律的變化的,其正常範圍在3-8cm之間,超過或低於這個標準值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需要及時就醫並在醫生指導下保胎。
羊水是存在於子宮中圍繞胎兒的那些液體,所謂羊水深度其實就是一個平面圖,可以用來測量羊水池的深淺,是醫學上的專有名詞,臨床上將女性子宮邊緣與最大羊水暗區的垂直深度叫做羊水深度。
在胚胎不同的發育階段,羊水的來源不同,也就意味著羊水深度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女性孕周的增加,這個值在上下浮動,在以往的臨床經驗中,有的孕婦甚至出現值為0的情況,不過只要產檢胎兒的各項指標正常,那麼影響就不大,下面相應網總結了關於孕周與羊水來源的關係圖,女性朋友可供參考。
孕周 | 主要來源 |
孕早期 | 1、主要來自母親的血漿成分,經過胎膜滲透入羊膜腔 2、當胚胎形成血液迴圈時,通過胎兒的未角化面板的水分以及小分子物質 |
孕中期 | 主要是胎兒的尿液,胎兒尿液排入羊腔膜形成羊水,寶寶也會吞嚥羊水達到羊水平衡 |
孕晚期 | 胎兒尿液,胎肺分泌的液體等 |
通過以上圖表可知,其作用可以用來判斷胎兒發育是否存在異常,一般情況下羊水深度的標準值為3-7cm,超過或低於這個參考值就可能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需要及時就醫檢查,排出異常狀況避免意外的發生。
測量羊水量的方法有兩種:深度和指數,這兩者的計算方法和正常範圍是不一樣的,在懷孕期間羊水量超過2000ml,就稱為羊水過多,羊水超標的危害很大,所以孕期一定要做好產檢來確保寶寶的正常發育。
孕周 | 均值 | 標準差 |
14 | 3.31 | 0.79 |
15 | 3.60 | 0.82 |
16 | 3.55 | 0.63 |
17 | 3.93 | 0.96 |
18 | 4.14 | 0.72 |
19 | 4.30 | 0.68 |
20 | 4.55 | 0.74 |
21 | 4.63 | 0.76 |
22 | 4.78 | 0.75 |
23 | 5.09 | 0.74 |
24 | 5.09 | 0.74 |
25 | 6.34 | 0.80 |
26 | 5.42 | 0.74 |
27 | 5.47 | 0.74 |
28 | 5.54 | 0.82 |
29 | 5.50 | 0.75 |
30 | 5.50 | 0.75 |
這個是通過B超檢查直接測算出來的,不需要計算就可知道具體的值是多少,一般而言羊水深度的正常範圍是3-7cm,超過或低於這個標準值就代表寶寶出現了異常情況,當數值差距過大時,可能會導致終止妊娠。
在臨床上將羊水深度的測算稱之為AFD測量法,也就是與孕婦最大羊水池與子宮輪廓相垂直的深度,所以羊水深度是測量單面子宮區域的羊水,除此之外目前比AFD演算法更準確的是AFL計演算法(也稱羊水指數)。
而羊水指數是需要計算的,其計算公式是將四個象限的羊水量相加的總和,所得的結果就是羊水指數,孕婦在檢查時,醫生會將子宮分為左上、右上、左下和右下四個區域,四個象限的最大羊水暗區的垂直深度之和為AFL,如果AFL大於24cm可診斷為羊水過多。
羊水指的是懷孕女性子宮羊膜腔內的液體,測量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單個羊水池的垂直最大深度,另一種就是4個象限羊水最大垂直深度的總和,也稱之為羊水指數,通過B超檢測就可直接計算羊水深度,當單個羊水池不正常,那麼就要再測量羊水指數。
在臨床上,羊水指數是以臍水平線和腹白線為分割線,然後將子宮總共分為4個象限,然後再將這4個象限內羊水池的最大垂直直徑相加,而羊水深度直接用B超測得,這兩者都是用於判斷女性的羊水量是多少,一般羊水深度的正常範圍是3cm-8cm。
孕期的羊水量報告很重要,直接可以反應出胎兒是否存在異常情況,過多過少的羊水量都有可能對寶寶的生長髮育造成影響,當羊水指數小於5cm是,應儘快終止妊娠。
總的來說,羊水深度和指數是孕期檢測胎兒手段的重要指標,雖然兩者存在區別,但是其作用都是一樣的,出現異常情況準媽媽要引起重視。
在臨床上羊水深度的標準值為3-8cm,超過8cm就可判定為羊水過多,可能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出現異產、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的情況,導致新生兒發育不成熟,如果小於3cm則為羊水過少,可能導致胎兒骨骼畸形,比如屈背、手足畸形等。
羊水深度的值與是男是女沒有任何關聯,以此來判斷不存在科學依據,羊水深度只是用來測量羊水量的一種方法,根據所得結果的大小,來判斷胎兒是否存在異常情況,不能決定胎兒的性別。
懷孕保胎相關專業名詞解釋 | |||
孕酮低 | 生化妊娠 | 清宮手術 | 宮外孕 |
胎盤成熟度 | 妊娠合併甲亢 | 宮頸環扎 | 胎盤低置 |
胎兒臀位 | 羊水指數 | 羊水深度 | 規律宮縮 |
催產素 | 胎盤早剝 | 胎心儀 | 胎心監護 |
胎兒窘迫 | 膝胸臥位 | 多胎妊娠 | 前置胎盤 |
羊膜囊 | 空孕囊 | 瘢痕妊娠 | 催產針 |